2023 年的夏天,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内格罗河水位降至 120 多年来的最低水平,150 多只淡水豚因水温过高而死亡;与此同时,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市却遭遇了 5 级飓风 "奥蒂斯" 的重创,造成数十人死亡和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这看似不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实则都与同一个气候现象有关 —— 厄尔尼诺。这个被西班牙语称为 "圣婴" 的气候现象,正以越来越频繁的节奏影响着我们的星球。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的自然现象,通常每 2 至 7 年发生一次,持续 9 至 12 个月。这一现象最早由 19 世纪初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渔民发现,他们注意到每隔几年,圣诞节前后沿海会出现一股暖流,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将其命名为 "El Niño"(意为 "小男孩" 或 "耶稣之子")。
在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在东北和东南信风的驱使下自东向西流动,使得太平洋西部暖水堆积,而中东部则因冷水上泛而温度较低,形成西高东低的海温差。这种温差驱动着大气中的 "沃克环流",维持着太平洋两岸的正常气候模式 —— 西部多雨,东部相对干旱。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信风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冷水上泛现象消失,表层暖水由西向东回流,导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大范围海面温度升高。当这种增温持续 3 个月以上,且水温比常年高出 0.5℃以上时,就会被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根据强度不同,厄尔尼诺可分为中等强度和强厄尔尼诺,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其中 1982-1983 年的事件导致全球 1300-1500 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气候系统的 "多米诺骨牌"
厄尔尼诺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全球气候系统的连锁反应。它通过改变太平洋的海温分布,影响大气环流模式,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 —— 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东南部往往遭遇严重干旱。2023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中,亚马逊盆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远低于平均水平,巴西有八个州出现 40 年来 7-9 月降雨量最低纪录。而干旱又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正如专家指出的,厄尔尼诺使森林火灾处于高发期。历史上,1997-1998 年的厄尔尼诺曾导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过 200 万公顷,印度尼西亚更是达到 456 万公顷。
相反,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则会遭遇强降雨和洪水。同时,这些地区的渔业会因海水升温而遭受重创,因为升温的海水破坏了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生态系统。2023 年,秘鲁和厄瓜多尔就因与厄尔尼诺相关的海温上升而导致渔获量大幅减少。
在北美洲,厄尔尼诺会导致美国南部冬季降水增多,而北部则可能出现暖冬。2023 年的厄尔尼诺还加剧了墨西哥湾的飓风活动,五级飓风 "奥蒂斯" 就是典型例子。有趣的是,厄尔尼诺会抑制大西洋飓风的形成,却会增加太平洋台风的活跃度,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关联性。
与拉尼娜的 "拉锯战"
厄尔尼诺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拉尼娜现象共同构成了厄尔尼诺 - 南方涛动(ENSO)循环的两个极端状态。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正好相反,表现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降温,通常会带来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影响 —— 太平洋西部降雨更多,东部更干旱。
ENSO 循环就像气候系统的 "呼吸",在厄尔尼诺、中性状态和拉尼娜之间交替转换。2023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正是发生在罕见的三年拉尼娜事件之后,这种转换往往会导致气候异常更为剧烈。世界气象组织曾预测,2023-2024 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拉尼娜可能在 2024 年晚些时候再次出现,这种快速转换给气候预测和防灾减灾带来了巨大挑战。
全球变暖的 "放大器"
近年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厄尔尼诺与全球变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祝从文团队的研究显示,在中等或强厄尔尼诺情景下,2023 年 7 月至 2024 年 6 月的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有 90% 的概率打破历史纪录。
实际观测也证实了这一点 ——2023 年成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平均温度相较于 1991-2020 年平均值高出 0.82℃,比 1961-1990 年基线高出 1.39℃。这种 "厄尔尼诺 + 全球变暖" 的叠加效应,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
更令人担忧的是,海洋的高气候持续性会加速沿海地区的气候风险。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暖池具有显著的气候持续性,这意味着当前的异常会强烈影响次年的气候状态,可能导致更强烈的热浪和热带气旋。再加上人为因素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正面临着巨大而紧迫的气候危机。
应对气候 "新常态"
面对日益频繁的厄尔尼诺事件及其带来的极端天气,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指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47% 的国家只能提供 "基本或必要" 的天气服务,只有 6% 能提供 "全面或高级" 的服务。这种差距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
幸运的是,现代科技正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厄尔尼诺。通过卫星监测、海洋浮标和计算机模拟,科学家们能够更准确地追踪海水温度变化,预测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团队就通过模拟不同厄尔尼诺强度情景下的全球气温分布,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了解厄尔尼诺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气候风险意识。在厄尔尼诺年,我们可以预期更极端的天气,并提前做好防范 —— 无论是应对可能的洪涝还是干旱,提前准备总能减少损失。
厄尔尼诺就像地球气候系统的脉搏,它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提醒我们:地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局部的海洋温度变化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理解和适应这种变化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通过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个 "圣婴" 带来的考验,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星球。

最后修改:2025 年 08 月 2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